切換到寬版
  • 736閱讀
  • 0回復

同命運 共患難——南洋華僑參加僑居地抗日戰爭 [複製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我係肥祈
 
發帖
1048
icash
2614
威望
668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於: 2007-05-07
— 本帖被 chy2003 從 中 外 歷 史 移動到本區(2009-10-31) —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同時,侵佔泰國,並向英美宣戰。同一天,日軍大舉南下,不到半年之內,佔領了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緬甸和印尼。太平洋戰爭爆發,華僑抗戰進入了新的時期,在此之前,華僑對祖國的抗戰幾乎承擔了1/3的軍費,南洋陷落,南洋華僑對祖國抗戰的經濟援助中斷了,祖國抗戰進入更加困難時期。華僑在淪陷時期與僑居地人民同命運、共患難,並肩戰鬥,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第二故鄉,用武裝抗日支援祖國抗戰,為最後戰勝日本法西斯建立了功勳。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了對馬來亞的侵略戰爭。在馬來亞的英軍號稱10萬,不戰而退。這時,英國駐新加坡總督湯馬士才上門要求陳嘉庚召開華僑大會,承擔挖掘防空壕的任務,限7天內完成。陳嘉庚接受了這個請求。12月17日登報通知,19日開大會作佈置。這時,日寇已佔領了馬來亞北部重鎮檳城,直驅南下。12月30日,陳嘉庚召集各界華僑人士開會,成立「新加坡華僑抗敵後援會」。參加者包括了華僑各黨派、各團體和無黨派人士,大會推選陳嘉庚為主席。「後援會」下設若干個部,開展具體工作,保衛部推選3個人負責維持治安,擔負防空及救護工作。勞工服務部每日招募二、三千華工擔負英國當局和駐軍的戰時勞務。宣傳部組織了「星洲文化界戰時工作團」,開展戰時青年幹部訓練和歌詠宣傳工作。民眾武裝部籌組華僑義勇軍,稍經訓練就投入保衛新加坡的戰鬥。新加坡華僑抗日義勇軍(簡稱星華義勇軍)報名參加者近萬,只吸收3,000多人,其中有共產黨員、國民黨員、工人、舞女、學生。

1942年2月1日,日軍佔領柔佛,開始進攻新加坡。英軍總司令部宣布新加坡攻防戰開始,到了這時才發給華僑抗日義勇軍舊式步搶1,000支,令往守前線。2月8日,1,000多名義勇軍隊員,在「保衛星洲」的號召下,由共產黨員林江石率領開往前線。在裕廊前線,義勇軍與日軍血戰4天,打退日軍10多次進攻。在巴絲班讓沿海防線,義勇軍阻擊來犯日軍,使敵人多次登陸都未成功。在武吉智馬沿海每岸,義勇軍重創乘橡皮艇偷渡柔佛海峽的日軍,經過7次血戰,60多名義勇軍隊員英勇犧牲。由於英軍準備投降,於2月13日下令解散這支義勇軍隊伍。2月15日,駐新加坡英軍總司令白恩華中將親自簽署投降書,把新加坡奉送給日本。新加坡淪陷後,日軍恣意報復,許多義勇軍隊員慘遭殺害。義勇軍領導人林江石被捕後寧死不屈,最後被敵人斬了手,挖了眼珠,為保衛新加坡流盡最後一滴血。新加坡全部淪陷了,堅持八天八夜的新加坡保衛戰失敗了,但華僑義勇軍的英勇事跡永載史冊,萬古流芳。

1941年底,當日軍大舉侵佔馬來亞的時候,在馬來亞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抗日軍隊--「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堅持敵後遊擊戰。這支隊伍的骨幹力量和基本成員是華僑。在馬來亞抗日軍的紅旗上,綴著3顆金色五角星,像正著馬來人、華僑、印度人在抗日鬥爭中團結戰鬥勝利在一起。馬共同時還建立了馬來亞的抗日統一比線組織一馬來亞人民抗日聯盟,在城鄉開展對敵鬥爭,採用多種辦法援助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武裝鬥爭。在1942-1945年的四年內,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從165人發展到7,000多人,有8個獨立隊活躍於全馬範圍內,開展遊擊戰爭。據統計,人民抗日軍與日寇作戰340多次,其中200多次是主動出擊,粉碎了敵人10多次大規模的圍剿,擊斃、擊傷敵軍官兵5,500人。3年中,抗日軍犧牲了1,000多人,大部分是華僑。
1條評分
快速回復
限100 字節
 
上一個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