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到寬版
  • 742閱讀
  • 0回復

長城 [複製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棋聖~
 
發帖
1231
icash
683
威望
1418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於: 2007-10-19
— 本帖被 chy2003 從 中 外 歷 史 移動到本區(2009-10-31) —
長城的修築大約在紀元前七世紀前後。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從春秋五霸,到戰國的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爭雄,戰爭頻仍,出於防禦的需要,許多國家都在邊境上修築長城,設立關卡。春秋戰國長城中的楚長城是我中國已知的最早的長城,齊、鄭、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國也都修建了長城。




 
     
  楚 長 城 
     
   
陝西省東南部保存的、傳為楚長城遺跡
  楚長城現在還沒有找到遺址,但在古代文獻中有許多記載。在古書中楚長城稱為“方城”。《左傳.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記載,齊國準備率領諸侯聯軍進攻楚國,楚成王派屈原去談判。齊侯帶屈原乘車觀看軍容,說:“以此軍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原說,你如果以德服人,大家都擁戴你,如果你想以力服人,“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你的軍隊雖多,也沒什麼用。齊侯只好講和。

  還有一次,魯文公三年(前624年),楚軍攻打江過,晉國的陽處父攻楚以救江,挺進到方城,遇到子朱率領的楚軍,便回去了。魯襄公十六年(前557年),晉國的苟偃等率軍打敗了楚軍,一直打到方城之外。《左傳》裡講到方城的資料有十幾條,很多材料表明方城不是一座城市的城垣,而是一條連綿不斷的城防,是一個有系統的防禦工程。
 
   
  
 
  齊 長 城 
     

 
山東泰山附近的戰國齊長城
  從現在殘存的遺跡看,齊長城西自今山東平陰縣北起,東經泰安西北,萊蕪、章丘、淄川、臨朐、諸城、琅邪臺,到膠縣大朱山東入海。齊長城是春秋戰國長城中保存最多的,主要用土築和石砌修建。石塊多為未經加工的毛石,殘存的長城最厚處約4 ~ 5米,最高3 ~ 4米。 
   
  
 
  中 山 長 城 
     
    中山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少數民族鮮虞(屬於白狄)建立的小國,它東鄰齊國,北接燕國,西南與晉、趙毗連,四鄰都是強國。公元前296年,被趙國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所滅。

  根據《漢書.地理志》、《括地志》等書的記載,中山長城的位置應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區,縱貫恒山,從太行山南下,經龍泉、倒馬、井陘、娘子關、固關,直到邢臺黃澤關以南的明水嶺大嶺口,全長約五百多里。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縣發現了戰國中山王的墓葬和城牆遺址,可以斷定這裡就是當時中山國都靈壽。靈壽城牆殘存南北長4公里,厚約為27米,夯築而成,每層厚約7釐米。也許可以據此推想當年中山長城的雄姿。 
   
  
 
  魏 長 城 
     
   
陝西韓城保存的戰國魏長城遺跡
  魏長城有兩道,一道建於西北為河西長城,一道建於西南為河南長城。

  河西長城,用於防禦秦與西戎的東進。現在殘存的遺跡,南起今陝西華陰華山峪口,過渭河、濱洛河,經大荔、澄城、韓城、延安、綏德,北到黃河岸邊。

  河南長城,是在秦軍屢敗魏軍、且進兵於鄭(韓)的形勢下建造的。這段長城因黃河多次泛濫已無蹤跡可尋。

 
   
  
 
  鄭 韓 長 城 
     


《水經注.濟水》所引《竹書紀年》記梁惠成王十二年派“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之後,還有這樣一句話:“自亥谷以南,鄭所城矣。竹書云:是梁惠成王十五年(前355年)築也”。
 

  早年曾有研究者就認為,鄭築長城自亥谷以南。實際上,梁惠成王15年(前355年)時鄭已經被韓國滅了,長城當然還在繼續使用,因此,後來也把這一段長城稱作鄭韓長城。它與魏的河南長城從陽武到密這一段大概是相合的。 
 
  
 


《史記.匈奴傳》記,秦昭王時(約前306~251年),設計將義渠戎王殺死,派兵打敗了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秦 昭 王 長 城
  戰國時,秦也修過長城,主要是為了防備胡人。最初建造長城大約在秦惠王更元元年(前324年)時,修建了上郡一帶的塞城、邊牆。秦昭王續修完成。上郡原是魏的領土,魏在這裡曾修築過長城,秦長城可能沿用了部分的魏長城。

  秦昭王長城起於今甘肅中部的臨洮,向北到今蘭州,再向東到今寧夏的固原縣境,轉向東北到甘肅的環縣、慶陽,再陝西的鄜縣、延安、綏德,止於黃河邊。它後來成為秦始皇萬里長城西部的一段。

 
   
  
 


《史記.張儀列傳》記燕昭王元年(前311年)張儀說燕昭王云:“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可見此時易水一帶已築有長城,它的修建,大約應當在前334~311年之間,是用於防禦齊、趙兩國,保衛燕下都易水城的。據《水經注》、《元和郡縣誌》等記載,易水長城約起於今河北易縣西南,向東南經定興、徐水、安新、文安、任邱之間,達於文安縣東南,長約500餘里。
 

燕 長 城 
河北圍場保存的戰國燕長城
  燕國北面要防胡人覬覦,西面要防秦、趙東進,南面要防齊北上,因而修築了北長城和易水長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反。”當年去刺殺秦王的荊軻就是在易水與燕太子丹辭別的。
  
  燕東北長城起於上谷,到遼東。《史記.匈奴列傳》說,燕國的將軍秦開曾作為人質在東胡居留,回到燕國後,領軍大敗東胡,把東胡趕出去1000多里。於是燕修築長城,從造陽至襄平(今遼寧遼陽),並沿長城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防備東胡再度南侵。秦開是協助荊軻去刺秦王的秦舞陽的祖父,據此推算這條長城應修建於燕孝王時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前254年)。這是戰國長城修建最晚的。這一條長城的位置大約從今河北張家口起,向東經內蒙古多倫、獨石,過河北圍場、遼寧朝陽,翻越醫無閭山,渡遼河達於遼陽以南至碉石,總長3000餘里。現在這些地區還存有燕長城的遺蹟。

 
   
  
 




《史記.趙世家》記,趙肅侯十七年(西元前333年),“築長城”。
 

趙 長 城 

蒙古包頭附近保存的戰國趙長城
  趙有兩道長城。一道在趙的南境,叫漳澄長城,用以防禦魏、秦。還有,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年),曾經在和謀臣的談話時說到,我的先王,憑藉著“漳(水)、滏(水)之險,立長城”。這道長城的位置在漳水北岸,今河北臨漳、磁縣一帶,長約400里,現在猶有遺跡可尋。

  另一道長城在趙的北境,用以防禦胡人。趙武靈王在國內革除寬衣大袍式的傳統服裝,倡導穿“胡服”,鼓勵習武“騎射”,使趙國強大起來。20年(前306年)打敗了北方的林胡、樓煩等騎馬民族,並修築了長城。這道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張家口),經雲中、九原(今內蒙包頭)、陰山,至高闕(今內蒙古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長約1300里。現時在大青山、烏拉山、狼山之間還可以看到這一段趙長城的遺址。
 
1條評分
快速回復
限100 字節
 
上一個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