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到寬版
  • 692閱讀
  • 1回復

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皇帝 [複製鏈接]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線william
 
發帖
572
icash
564
威望
287
只看樓主 倒序閱讀 使用道具 樓主   發表於: 2009-03-03
— 本帖被 chy2003 從 中 外 歷 史 移動到本區(2009-10-31) —
人類依賴天地的物質生存,最初人類的生活需求只有簡單的生存與安全。在面對大自然的資源問題,無法靠自己的能力處理時,為求個人生存與安全,人類會團結一致以求取解決所面臨的自然問題的途徑,也會藉由團結來獲得資源的最大利益,其中領導眾人與分配所得資源的角色者,這些領導者便形成了原始社會中握有政治權力最原始的任務的「王」、「首領」,這是原始帝王的雛形。所以,帝王的產生,是為了維護人類最基本的生存以及進而追求人類生活品質的提昇。

最初氏族制的社會裡,只有家族部落,各個部落都有其領導者,也就是各自有其「王」在領導,這就是傳說的黃帝以後,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先後出現的堯、舜、禹三位領袖人物。堯舜的禪讓制度一直都流為後人美談,在中國的古籍文獻有記載許多關於他們相繼禪讓的故事,禪讓制度推舉聖人,使其成為部落首領,這些文獻所反映的是原始社會的民主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公天下」。

然而,禪讓制度是否真的如典籍中所寫的美好?其實未必。

最初的社會,是藉由武力的支撐,來維持部落的生存,禪讓制度不過是部落更替統治的現象,也就是原始部落社會中一個部落社會被另一個部落社會取而代之的結果。可見在《史記》中,司馬遷只是運用生花妙筆將禪讓制度美化罷了!

到了禹之後,其子啟以武力取得天下,進而了解力量的重要,知道維持自身的部落生存需仰賴長久並且有利的武器及力量,才不至於被其他部落取代,為維護其部落勢力的持續保持,因而開啟了父傳子的世襲制,也造就了中國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私天下」局面由是造成。周以後,一方面保持自己部落的武力,並且監視其他部落,分封的封建制度漸漸出現雛形。「公天下」轉而變為「家天下」之後,領導階層定位,國家的各種統治機構也相繼出現。

故夏朝以後,私天下局面的形成,不外乎是為了維持自身的部落生存,避免被取代,而造就世襲制的結果。這也就是共天下的禪讓制度何以能在夏以後變成世襲制私天下的原因。此制度可說是歷史潮流的推勢。

進入私有制之後,奴隸社會制度形成,這個時候階級制也就產生:奴隸者與被奴隸者。階級制加上人類的權力薰心,奴隸者不僅要統治被奴隸者,也要被奴隸者去併吞更為弱小之國家,大國兼併小國風氣由是產生。這種情形在春秋戰國時代更為明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個個都在爭逐角戰,要的莫非是掌握權力,成為霸主,以顯耀豐功偉業來滿足自我。兼併廝殺的結果,春秋末只剩十二國,戰國時只剩七國,都稱為王,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因此,有人主觀的認為最初的王是從奴隸社會中的野蠻廝殺中產生的,並不是經由推選,亦非凡人中出的聖人,「王」是壓迫、階級的總代表,為了維持自身的地位而出現。「皇帝」亦是野蠻戰爭的產物。

經過時間蘊釀,秦始皇大統中國後,自稱「始皇帝」,「皇帝」一詞由此產生。在這個神權時代,奴隸、農奴們以及老百姓們知識、意識都被統治著,只相信一些符籙、聖經、詔令等,對於「神權」有著崇高至上的尊崇,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所以在民智未開的初級社會裡,至上的神權勢代表一切,而君主就成為神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如此的模式很類似西方中古社會的君權神授的制度。往後的皇帝就變成了萬萬人之上的至尊地位,一直維持到清朝。由此可知皇帝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它是奴隸社會後產生的,亦即君主制度的形成始於原始社會末期,流行於封建社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後,基本上就沒有這種稱號了,但可能都還有變相或變種的皇帝存在,其特權也會相對減少。
1條評分
離線↗滅絕↖
發帖
5683
icash
100
威望
2259
只看該作者 1樓  發表於: 2009-03-05
我中1
岩岩教完禪讓制度
你仲長細...
快速回復
限100 字節
 
上一個 下一個